在三国的历史中,赵云有数不清的丰功伟绩,直到今天单骑救主的事迹还为我们所传颂。为什么说他忧伤呢?且看下文。
牙门将军
建安十四年(公元209年),在平定荆南四郡,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,刘备成为荆州牧,声势渐大,加之甘夫人死了,孙权建议双方结亲,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。这里有个小插曲,赵云一直都是偏将军,知道甘夫人死后,或是刘备想起了赵的单骑护主,才封赵为牙门将军。而张飞关羽分别早已是征虏将军,荡寇将军。这一点,没道破,但是赵云明白,内心的忧伤,只有自己才懂。
和领导做对
刘备平定益州之后,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。赵云反驳说:“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,无用家为,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,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,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,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,这才是最好的决定。益州的百姓,刚刚遭遇战祸,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,先让他们安居乐业,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、纳户税,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。”这与赵云的心怀天下相悖。于是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。在此,刘备和赵云闹翻了,为了表彰攻取益州的功臣。刘备举行了颁奖大会,大大小小的人都获得了赏赐,唯独赵云没有。赵又一次成为了剩者,无言的忧伤。
赵云的无奈
之前已经讲了,赵云心怀百姓,而刘备是要称王的大业。起初赵云认定刘备,就是奔着他的仁义去的,但是光有仁义怎么能一统大业呢?赵云与法正都喜欢给刘备提意见,而刘备唯独喜欢接受法正。从取益州,再到汉中。法正的做法正好符合刘内心的大业计划。而赵却只是心怀百姓,这一点无疑是被刘备所无法接受的。在刘备称王之时,益州文武百官在请愿书上签字,签上了十一个人等一百二十人。而赵云就被剩在等之中,要知道之前介绍赵云与刘备相识仅次于关张之后。剩者的忧伤。
赵云死后
建兴七年(公元229年),赵云病逝。
景耀三年(公元260年),刘禅追封了关羽,张飞,马超,黄忠,庞统。却没有想起救自己两次的赵云。
知道景耀四年(公元261年),姜伟等人建议,刘禅菜下诏说:“云昔从先帝,功绩既著。朕以幼冲,涉涂艰难,赖恃忠顺,济于危险。夫谥所以叙元勋也,外议云宜谥。”追封为顺平侯。这是赵云死后之忧伤。
而在国产竞技游戏梦三国中,子龙为自己正名,拥有不死技能,有兴趣的可以下载试玩。